犬異位性皮膚炎—by Dr. Jason
- WeHUG 新界動物醫療中心
- 3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香港天氣潮濕,不少狗狗都有皮膚敏感、發炎、搔癢等問題。其中「犬異位性皮膚炎」(Canine Atopic Dermatitis, CAD) 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疾病,它屬於過敏性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,跟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有關。

🔹通常是什麼時候發病?
大部分患病的狗狗第一次發病約在6個月到三歲左右,但隨著年紀越大,過敏程度可能會越來越嚴重。
🔹有什麼常見症狀?
狗狗經常搔癢的位置包括眼周、耳周、腹部、鼠蹊部、腋下或趾間等等,外耳炎也是常見的症狀。不斷地搔抓與舔咬可能會導致脫毛、皮屑或色素沈澱,常見的皮膚病變像是全身多發的小丘疹、紅斑等等,有些病患會繼發二次性細菌感染或是酵母菌感染。
而異位性皮膚炎其實是一種「排除式診斷」,需要排除以下最常造成搔癢的皮膚病類型︰
1︰寄生蟲感染
例如跳蚤、壁蝨、毛囊蟲
2︰微生物感染
細菌感染、黴菌感染、酵母菌感染
3︰過敏性疾病
包括食物過敏、跳蚤過敏、接觸性過敏
有時候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非常難區別,只能依靠「食物排除法」來分辨。
什麼是食物排除法?點擊了解更多︰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8eSHChDJ1/?mibextid=WC7FNe
如果排除以上最常造成搔癢所有皮膚病類型後,還是找不出原因,搭配相符的病史,才能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。而這種皮膚炎通常無法短期內就根治,需要主人與獸醫的耐心與細心,定時定量吃藥、規律回診、預防外寄生蟲或調整飲食,透過多重模式管理來盡可能減少藥物的介入,達到良好的生活品質。
Comments